傳統與現代交響 溫情與活力共燃 2025年全國“我們的節日·重陽”主題文化活動在江蘇如皋舉辦
2025年10月30日 09:40重陽又至,秋意盈懷。10月29日,2025年全國“我們的節日·重陽”主題文化活動在“世界長壽之鄉”江蘇省如皋市成功舉辦。現場數千名群眾熱情參與,共同見證了一場傳統與現代交融、溫情與活力并重的重陽盛會。活動以“歡度九九重陽?共筑老齡文明”為主題,通過文藝展演、文化沙龍、互動體驗和全媒體傳播等多種方式,呈現新時代老齡文明的新圖景,傳遞“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文明理念。
本次活動由中宣部文明實踐局、民政部老齡工作司、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共青團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宣傳部、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民政廳、南通市委市政府、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共同承辦,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研究會、老齡文明智庫給予特別支持。

主場活動圍繞“尋脈重陽”“銀齡風華”“情暖重陽”“樂齡未來”四個篇章鋪陳展開,融合情景歌舞、戲曲聯唱、創意表演等多種形式,從如皋號子、杖頭木偶、倒花籃、車輪滾滾,到太極拳、合唱、時裝秀輪番上演、精彩紛呈,以藝術化的表達為觀眾出一場洋溢著溫暖與陽光的重陽盛會。活動邀請了18支群眾文藝團隊參演,他們中既有百歲壽星,也有小學一年級兒童,年齡跨度超過90歲,老少同臺、祖孫共演,展示出銀齡群體的健康活力和重陽深刻的文化內涵。

江蘇省級非遺如皋杖頭木偶戲點燃了全場氣氛,不僅展現出精妙的肢體動作與表情操控,還演繹出噴火、變臉等絕活,臺下不時爆發出陣陣驚呼,觀眾紛紛舉起手機,爭相記錄下這精彩的一幕。
老年人不僅是觀眾,更成為閃耀的主角。五世同堂的106歲書法老人顧汝詢揮毫送福,在筆墨流轉間傳遞溫暖與祝愿。

“60+”銀發天團帶來活力時裝秀,老人們身著潮服、從容走臺,以自信姿態和活力風采贏得陣陣掌聲。
83歲如皋太極名師楊嵩春領銜20人隊伍展示太極拳,63歲青藏線機車爺爺和82歲無人機飛手奶奶等精彩老年群體也登臺秀技。

來自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區的烏蘭牧騎團隊表演歌舞《情滿重陽·禮贊中華》。伴隨悠揚的馬頭琴旋律,身著盛裝的演員載歌載舞,用真摯熱烈的情感傳遞草原人民對觀眾們的祝福。在互動環節,這支“紅色文藝輕騎兵”還為長壽老人獻上象征吉祥與安康的哈達,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活動期間,伴隨著記者的實地探訪Vlog鏡頭,觀眾還“云游”到了如皋白蒲鎮與九華鎮,鏡頭掃過百歲坊、百歲屋、百歲橋與百歲巷等文化地標,眾多精神矍鑠的百歲老人更是這片土地最動人的風景。在九華鎮千年銀杏樹下,金婚夫婦攜手許愿,然后一同按下手印,這充滿儀式感的一幕,讓現場與線上無數觀眾為之動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活動現場還通過音樂快板書、故事宣講與致敬短片等多種藝術形式,深情描摹了全國道德模范殷志蘭、南通“磨刀老人”吳錦泉無私奉獻的善行義舉,特別致敬了趙亞夫、錢七虎、蓋鈞鎰、王澤山等先進典型,展現出老當益壯、老有所為的良好精神風貌,傳遞了溫暖而堅毅的“銀發能量”。

歌舞情景劇《江海人家·樂齡交響曲》以上海退休夫婦赴如皋考察養老為主線,展現出“科技養老、文化享老、樂齡共融”的生動縮影。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活動最后,來自南通大學老教師合唱團、僑之聲金秋合唱藝術團與如皋市李漁小學的童聲合唱團共同唱響了這首《少年》,臺下觀眾被深深感染和感動,自發跟著臺上一起合唱。活動在充滿溫情的畫面中圓滿落幕。
演出結束后,參與表演的群眾文藝愛好者和觀眾仍意猶未盡。一位70歲的模特奶奶興奮地說,“我真是太開心了,參加這次表演,讓我覺得自己又變年輕和自信了!”帶著父母一起來看演出的王女士感慨道:“馬頭琴一響,我爸媽眼睛都亮了!平時老人不太出門,今天看到這么熱鬧的表演,他們笑得開心,我心里也特別暖。”

在現場呈現中,新技術成為連接傳統與未來的重要手段。通過AIGC數字建模與XR擴展現實技術,舞臺視覺復刻江南水鄉風物、千年銀杏林與古代重陽場景,令觀看直播的觀眾沉浸式體驗“時空交匯”的節日意境。表演還聯動其他全國示范點,河南西平的魚燈舞、山東泰安的大秧歌等影像畫面穿插其間,宛如一幅跨越地域徐徐展開的“非遺長卷”,引領觀眾沉浸于豐富而立體的民俗文化之旅。
本次活動通過江蘇衛視、江蘇城市頻道、江蘇國際頻道同步播出,人民網、中國文明網、學習強國、全國廣電新媒體聯盟、江蘇宣傳網、江蘇文明實踐云、ai荔枝、荔枝新聞、injiangsu我蘇、北京時間、東北網、掌上西寧、視聽甘肅、云南視聽等全國30多家省市全媒體平臺聯合呈現,據不完全統計活動當天3場直播累計在線觀看人數突破5100萬。直播期間,許多年輕網友紛紛在評論區留言互動,“爺爺奶奶都這么有活力,實名羨慕!”“如皋的長壽文化好有吸引力,好想去看看”等評論不斷刷屏,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活動短視頻在網絡空間廣泛傳播,進一步擴大了活動的影響力。

如皋作為聯合國認證的“世界長壽之鄉”,2024年全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82.51歲,高于全國水平3.51歲,百歲老人占比高達十萬分之三十一,是全球百歲老人分布最密集的區域之一。活動期間,由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研究會、老齡文明智庫主辦的文化沙龍在如皋舉辦,聚焦“孝親敬老與老齡文明”,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養老實踐與老齡友好社會建設的深刻話題。如皋還舉辦了老齡康養企業產品展示展銷活動和“三進城·重陽九九游園會”文明實踐集市,11個區域、126個精品攤位,展現了來自全省各地的康養企業產品和優質農產品、非遺文化等,吸引現場群眾紛紛駐足購買。整個集市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氛圍,成為重陽節期間如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本次主題文化活動從不同維度展現了重陽節的文化厚度、人文溫度與時代風貌,也是對“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這一時代命題的溫情回應,讓尊老成為日常習慣,敬老化作社會風尚,在每一個家庭、每一座城市生根發芽、溫暖傳遞。